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适应且安全 外籍记者镜头下的北京“新常态”
2020/04/03 11:02  人民网-国际频道  

  

  视频截图

  人民网讯 4月1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发布一段其前驻京记者朱莉拍摄的视频。视频中,朱莉显然已经适应中国当前疫情下的生活,并感到安全。她的“新常态”包括:外出戴口罩、勤洗手、隔着纸巾按电梯按钮、在餐馆和超市和其他人保持距离,以及出入小区、超市、办公楼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测体温等等。

  朱莉在视频中讲述了戴口罩的重要性:防止用手触摸脸颊,以及阻止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戴口罩的意义在于,如果人人都戴,那么人人都得到了保护。因此中国政府要求在公众场合人人都要佩戴口罩。”在朱莉的视频中,无论是在公园、餐厅、商场,人人都戴着口罩。

  除了戴口罩,朱莉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用肥皂洗手;出门时,她用纸巾按电梯按钮;出行时,她会选择共享单车;进入办公楼,朱莉的镜头给到公用洗手液,还有人为她测量体温和登记。

  在餐厅吃饭时,尽管有空位,但按照餐厅要求,朱莉仍要等待更多人离开,保证安全后才可以落座。在京客隆超市门口,排队的人保持一米远距离。朱莉购物后,又用随身携带的免洗洗手液清洗双手。回到小区时,只有本小区的居住者才可进入。

  朱莉说,几周前,北京的街道和公园还空空荡荡,但是最近这座城市又恢复了活力。她的镜头里,人们在公园赏花、散步、锻炼。

  她说,2月初以来,北京城内很少见到有人出门,但两个月之后,城市已经逐渐恢复原来的面貌。虽然隔离措施一直非常严格,但几个月下来她已经适应,并且随着北京的病例越来越少,她感到在北京是生活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徐祥丽)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