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湖南衡阳云端祭扫 遥寄哀思
2020/04/04 10:03  人民日报  

  清明时节,细雨中的湖南省衡阳市烈士陵园庄严肃穆,一些群众前来祭奠英烈。

  “去年清明节3天,累计入园祭扫的有近两万人。”该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蔡辉介绍。今年,为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出现人群过于集中的情况,管理处对清明节期间入园祭扫人数做出限制,3月28日至4月12日,单日入园祭扫不超过800人次,并且需要提前网上预约。

  “缅怀先烈,崇敬英雄的氛围越来越浓,老百姓来此祭扫的意愿很强烈,但我们还是暂停了集中祭扫活动。”蔡辉说,为了让群众有适当的形式表达哀思,管理处自3月23日起,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网上祭奠平台。

  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平台上为96位烈士建立了“网上纪念馆”,人们可以在此通过书写寄语、敬献虚拟鲜花水果等方式,表达哀思。

  不止缅怀先烈,网上“云祭扫”,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成为群众文明祭祀、悼念逝者的新风尚。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对您的思念从未改变。”家住衡阳市石鼓区和平北路的市民陈先生,今年虽然没能回老家,却通过在湖南省民政局发布的“云上清明”微信公众号上的“亲人祭祀”服务,写下对外婆的思念。

  自3月25日提供服务起,截至4月2日8时,湖南“云上清明”平台上,群众共建立网上纪念馆5167个,纪念馆访问量达到307463次,网上敬献虚拟鲜花、水果次数达到427314次。

  考虑到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对网上祭扫方式不熟悉,衡阳市民政局在推进文明祭祀、培育文明新风的过程中,在全市146个社区居委会设立“时空信箱”,免费提供纸、笔和信封,供市民使用。

  蒸湘区长湖便民服务中心立新二社区86岁的老党员贺宗武将心中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几页纸的长信,郑重地投入“时空信箱”中。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更环保,文明祭祀我带头。”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