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清明逢疫情 用心寄哀思
2020/04/04 11:07  光明网  

  清明节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日子,它既是仲春与暮春之交的自然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祭春节日。

  扫墓祭祀不仅可以怀念追思故去的亲人、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今年的清明节注定与以往都不同,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避免聚集性活动,全国各地民众都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采取网络云祭祀、代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这个清明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缅怀先祖已不在形式而在心中。

  清明节祭拜先祖、追思故人、缅怀烈士时,很多人会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不由得泪流满面,感慨万千,产生悲伤抑郁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应激的人们,情感比较脆弱进而更容易出现。

  情绪得到适度宣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但若过度沉浸于哀伤的情绪不能自拔,则会引起胸闷心悸、噩梦惊醒、体倦乏力、悲伤抑郁、不愿见人等等心身反应,甚至会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因此应引起重视。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预防。

  清明正值春三月,中医认为春天属木,与中医五脏中的肝相应,属肝旺之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也就是说情绪以舒展条达为宜,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情志疾病的高发季节,建议大家用心去寄托哀思。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身心洗礼,更懂得生命的真谛,更敬畏生命、更感恩生命、更珍惜生命。

  中医建议,应顺应自然,保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饮食清淡,适度运动,保持体力。还可选用玫瑰花茶、月季花茶、菊花茶疏肝理气,可食用山药、薏米、大枣、百合、桂圆等益气健脾;可按摩太冲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

  清明节后依然要回归生活轨道,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疫情之下,保护好自身及家人的身心健康,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作者:郭蓉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