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千尾大鱼池,为何仅养鱼50尾
2019/05/22 11:02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李 刚  

  “16平方米鱼池,以前能养2000尾鱼,现在只投放50至100尾的精品鱼。”记者近日在徐州市云龙区大龙湖街道听到一则有趣的消息——历经18年持续快速扩张后,金鱼养殖特色村曹山村的金鱼存栏量下调到最低点。两代养鱼人纷纷表示,主动下调后,路越走越宽,效益以前“想都不敢想”。

  “请你先看看村里的‘宝贝’。”穿过满院的水泥养鱼池,曹山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梁彬带记者来到养殖基地二楼,只见屋内摆放有十多个直径1米左右的观赏鱼展示鱼盆,每个盆里却只有一尾金鱼。“它的价格抵得上院里整整一池的普通金鱼。” 梁彬介绍说,这条金鱼名叫百褶泰狮,尾如百褶裙,游动时非常飘逸,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

  2002年,曹山村村民曹广荣、苏洪泰率先在自家院内建造鱼池,养殖十多个传统品种的金鱼。到2008年,全村养殖面积发展到400多亩,每亩收入超过3万元,最高亩产15万元,全村实现脱贫致富。转折出现在2009年。根据城区规划,村里不允许再新增养殖面积。曹山金鱼该往何处去?“只有走精品化这条路。”梁彬说。

  2011年10月,梁彬到香港旅游,专程前往观赏鱼市场参观。“身长20厘米的金鱼,每尾售价高达500元,而村里的‘大路货’批发价每尾仅几角钱,价格上的巨大反差,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回村后,他立刻召集养殖大户开会,建议压缩现有的3000万尾存栏量。“每池投放量不超过100尾,不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减量后,养殖户们反映金鱼患病率明显降低、生长速度加快,成色更好,上市时间提前。

  为了提高金鱼市场竞争力,村民王健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他引进兰寿、蝶尾等新品种,让金鱼形体率先“升级”。苏立强、曹建营两位技术员又从泰国引进泰狮品种,从型、神、色等方面全面升级。从此,曹山村每年都会引进不低于5个新品种,在当地进行驯养,随后投放市场。

  “去年快递走量占全村电商发货量的80%,‘触网’养殖户达70%,实现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全覆盖,为全村增收2000万元。”徐州市水产学会金鱼分会会长曹北平说。 交汇点记者 李 刚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