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连任的委员,更感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的五年期间,我基本每年都会提交4份提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今年我又提交了6份提案,分别围绕扩大内需、民营经济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展开。”
要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杨德才注意到,由于多种原因,去年国内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占32%。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杨德才认为,国内大循环是其中的核心。如何让国内消费市场更加活跃?杨德才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认为,首先要发力供给侧,整体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而在需求侧,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筑牢促进消费的基础;同时在社会管理侧,要努力创建敢消费、愿消费的环境,包括进一步加大打击伪劣产品的力度等。
我国民营经济近十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据南京海关统计,2022年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2.21万亿元,增长1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0.6%,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4.2个百分点,成为江苏省外贸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杨德才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疫情等原因,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过去三年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让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扩大投资?杨德才建议,探索总结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重视民营经济的分层发展、精准施策、进一步培育发展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省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杨德才向记者介绍,自己去年在全国两会提交的《关于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提案》获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表彰。今年,他经过调研和走访专精特新企业,提出了“如何优化财税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建议,让这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小巨人”企业行稳致远,成为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人,十年间规模增长了将近70%,大量新市民、青年人涌向城市,成为一二线城市的“新市民”,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大多数新市民面临住房问题。对此杨德才委员在《关于加强新市民群体住房保障的提案》中指出,新市民群体受到缺少系统住房保障政策、保障精读不高、保障建管制度未形成等因素制约。他建议,从完善保障体系、构建保障工作机制、提升总体保障水平等方面加大对新市民的住房保障。住房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住房希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澄 樊玉立 张红/文 王昊晨/视频 余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