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书记工作室,墙上的“利民村发展规划图”格外醒目,绿色的智慧农业区、棕色的工业区、紫色的聚集居民点,5265亩的村域被大大小小的色块填满。
“2011年请扬中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2017年花费98万元请省城乡规划院专家对规划进行细化,从生态环境、生活空间、生活治理、土地运用、产业布局等方面拿出详细方案。去年村集体收入676万元,人均收入达4.5万元。”利民村党委书记刘乔荣骄傲地说,利民人经常要做“幸福的选择题”:村里好岗位多,去哪里工作要选;村里休闲场所多,去哪里活动也要选。
乡贤产业撑起村收入半壁江山
6月16日,记者在八桥镇高创园华通船舶脱硫脱硝系统设备制造项目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搭设吊车,工厂投产在即。这个由利民村乡贤金国兴投资的项目,一期全面建成达产后,年销售将达4亿元。按照八桥镇的政策,利民村可以拿到地方税收20%的奖励——50万元。
将乡贤隐性价值变为显性价值。2018年,利民村首次成功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兴业,澳籍华人朱虎和加拿大籍华人黄克斌带来领誉防弹纤维和永航动力两个项目,年产值达2亿元。2019年,又有4位乡贤投资项目落户利民村。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400万元收入。
为什么选择利民村?江苏永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仲明春说了一句大白话:“因为村里有地。”原来,利民村按照发展规划预留出工业用地,配建水电设施和部分通用厂房。“有现成的厂房,村干部服务又热忱,企业扩产选这里太合适了。”仲明春告诉记者。
目前利民村有14家企业,全村80%的青壮劳力都在村里就业,年均收入达6万元。
绿色农业让人人都有钱赚
在利民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大棚里,65岁的祝瑞根采摘着香瓜。“从厂里退休后闲不住,就过来打打工,每天收入一百来元。”祝瑞根说,农地股份合作社占地100亩,5个大棚里种了各种瓜果蔬菜,一年四季都有事忙。
根据规划,利民村1680亩农地全部流转,建起生态园、果园、葡萄园、大米基地、江鲜养殖基地、苗木基地“三园三基地”,成立农地股份、蔬菜、水产养殖等五大合作社。原本在企业上班的季成林主动请缨,担任农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产品供应给村里的企业、超市,去年营收达300万元。”季成林说,合作社5名员工都是60岁以上的村民。
花木苗圃基地里的垂丝海棠、红叶石楠球等苗木,养殖基地的江虾、金鲴鱼、乌骨鸡等水产家禽,都需要人工种植打理,这些都给了利民人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根据自身特长,可以选择在任何一处农业基地打工,人人都能有钱赚。在这些种养殖基地里工作的,还有180多名60岁以上的村民。
做强党建实现小康生活增量
傍晚,位于利民村东二组村口的广场人气渐旺。鹅卵石步道、健身器材、休闲凉亭、休憩木椅各占一隅,引得来人“各取所需”。“原来这里是一片杂树林,村民都躲着走。后来村里规划‘5分钟健身圈’,我们组建党员突击队带头整治杂树林,去年8月广场建成。”东二组村民组长金加余说,现在全村有6个健身广场,晚上常常有上百人在那里活动健身。
“党建工作做好了,规划上的蓝图才能实现。”刘乔荣说,在利民村的整体规划里,党建是第一个规划项目。根据党员分布现状,利民村将全村120个党员分成13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将活动地点设置在群众家中,让周围的群众也能参与党小组的议事、活动。
利民村有个“微心愿”工程,就是靠党小组发挥作用。五保户方文林家房子漏雨,他向党小组提出能不能帮忙修一修。在第八党小组的活动会议上,党员们自愿出资将房子修好,还做了防水。目前,已有近200个“微心愿”得到实现。
利民村的百万规划,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享受到更多的红利。该村也先后荣获全国绿色生态产生化示范基地、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文明村等称号。
交汇点记者 董超标 钱飞 尹媛 通讯员 罗欲凯 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