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汉老人的故事:等你回家!
2020/04/24 15:38  光明日报  

  今年,每个人都度过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春节。我们的国家陷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难之中。灾难中心的武汉,如同在巨浪中航行。自此开始,每一个普通人都肩负着使命。一声号角,四面八方。

  终于,3月25号,湖北解封;4月8号,武汉解封。一切都在慢慢恢复,一切都在开始变好。

  在与这场战疫有关的无数普通人中,我们想为你讲述一位武汉老人的故事。

  他是一名来自武汉的退休医生。2003年他曾奋战在救治SARS患者的第一线。

  “1月23日”

  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离汉通道全面关闭。

  他待在家里,却关心着外面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也是在这一天,武汉市要求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一座专门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

  “1000张床位,10天建成,现场4000余名工人同时施工,3.39万平方米”

  他打开电脑,查看即将修建的火神山医院的位置。

  然而1月23日布局,2月2日就要交付,真的来得及吗?

  担心之时,门外传来社区工作人员的声音——“爷爷,菜放门口了,您记得拿一下。”

  在这个特殊时期,连平日里的陌生人,都消除了隔阂。

  不能出门,却更加担心在一线的孙女。手机聊天界面停留在孙女发来的两句话:“爷爷,今天我的病区有五个出院了。 ”“爷爷,今天我们科室又感染一例!!!”

  最后一句话让他的心揪紧,电话拨过去,却无人接听。他想到,这个时刻,许多人都没办法跟家人团聚,甚至,与他们永远别离。

  他对孙女的工作有着无限的理解、支持与感同身受。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国,他也曾奋斗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

  17年前那场硬仗,爷爷没退缩,现在,依然想与你并肩作战。

  他拿出纸笔,给孙女写一封信:“致我的小英雄,从未想过这个冬天,竟如此漫长……”

  电视、手机、收音机……他关注着每一个能够获取新讯息的工具。

  他听到:“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兄弟省份的物资,每天源源不断,运往荆楚大地。”

  “总计42000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江苏2757人,上海1608人,广东2452人,浙江1985人……”

  “支援一线的医务人员中,有12000余名90后、00后年轻人。”

  空荡荡的家里,手机成了与家人们联络的唯一渠道。

  “爸爸,我和雅文在前线会保护好自己的,您别太担心,您也照顾好自己。”

  网络上看到的一张张请战书,更是让他感动。

  “你们,是平凡世界的微光,爷爷为你骄傲。”

  写上这封信的最后一句,望向窗外。

  他好像看到了一个恢复活力的武汉,那熟悉的模样,又回来了。

  (来源:光明日报)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