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目镜后我看不清你的眼,防护服下我辨不出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驰援黄石的“逆行天团”。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310名医护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战斗一线,一个背影都亲切,只言片语亦动听,他们时时刻刻牵动着全省8000万人民的心。新华日报和交汇点客户端《黄石第N天》纪实栏目同步上线,将全程跟踪记录这些可敬可爱的“江苏身影”,分享“战报”、分担焦虑,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记录人:柏静,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护士长,阳新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业务护士长
3月14日晴
今天很难得,阳新没下雨。
我们医疗队流查疑似组一行4人开始了新的工作,帮助当地的医院做复工前的感控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这项工作要持续到17日。
相比于ICU的护理任务,感控风险排查责任更大。首先自己要吃透标准,再带着“侦察兵的眼睛”去发现,生怕漏掉一个环节。
县一级医院还好,目前需要重点评估的是乡镇一级的。预检、分诊、病房、陪护……都要排查。一天看下来,我们初步建议,有条件的可以整改,但有些乡镇卫生院通风、卫生状况很难达标,整改也难,还浪费时间和资源,建议他们只收普通病人,预检出来的发热病人送县里医院,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今天一口气跑了4个乡镇,中午饭在乡镇简单吃点继续干。乡镇比较远,有的开车要一个多小时。虽然有点累,但看到胜利在望,阳新县已经快20天没有新增病例,复工复产陆续展开,大家都感到很欣慰。
想起一个月前,刚来时心情是那么的忐忑,现在所有重症病例全部转阴,总算是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出征前,全国各地已经有好多医疗队支援湖北了。当时从新闻上看到同行们出征,每次都能看哭。没想到,后来自己也上了前线,现在觉得这个决定还挺勇敢,也很正确。
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长,我的优势就是精力好,能吃苦。进ICU连续上12个夜班,累并紧张着。因为上了抗疫战场,就必须成为一个全能护士。ICU里,要能常规静脉治疗、操作心电图、采集动脉血、操作透析机CRRT……有些以前没有接触过,就边学边做,压力很大。
不过再大的困难,咬咬牙都能挺过来。因为知道,前方等着我们的,一定是胜利。能看到目标的苦,都不算苦。
6岁的女儿头一次离开我这么久,虽然天天念叨妈妈快回家,但也常常懂事地补一句:打败所有病毒,妈妈你再回来!
现在阳新疫情已经缓解,但我们还没撤。因为有一批转阴的病人,有基础病需要治疗。有位病人是尿毒症患者,转阴后,需要继续透析,我们把这些任务也接了过来。让阳新当地的医护们休息一下,我们再顶一阵。不全胜,不收兵,承诺的,就一定要做到。
在这里的一个月,当地人真的什么事都能想在我们前面,让人感动。那天要出门买袜子,一位工作人员连忙上前拦住:“您有需要告诉我,我去办!”原来,当地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一直守在这里,生怕我们有事需要帮忙。
大家行李多,想打包一批先运回去,但液体等物品太多,不能空运。当地邮政部门立刻派人带了很多纸箱,帮我们打包陆运。
刚来时,大冶市市长送了不少慰问品来阳新,因为听说我们是江苏大丰来的,而他曾经在大丰挂过职,他说:“第二故乡来支援队了,很亲切,很感动,一定要来慰问!”
人的缘分真是奇妙,我曾经不知道中国有一个城市叫黄石,黄石还有一个地方叫阳新。如今,生命里多了一个特别的所在。这里的人,这里发生的事,应该终生难忘吧。
我们和当地的医生护士也成了好朋友,大家相约,等疫情过去,他们来大丰玩,我们再回阳新看一看。毕竟这里的山山水水,我们还没细细看过呢!
整理 交汇点记者 唐 悦
栏目执行 唐 悦
策划统筹 王晓映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