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周读报时间。今天从一则短评说起。5月25日22:38,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一条“人民微评”,题目是《创新,别变成创伪》,文章不长,收录如下:
水氢发动机的神秘面纱,尚待扯掉。鼓励创新驱动发展,但不容忍“水变油”式的闹剧。公帑,必须花在刀刃上,公共项目含水分,乃至打水漂,都折损公共利益。让论证更严谨、信息更透明,真正防得住“三拍”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在这个微评的后面,链接的是“新闻多一点”,说的是:
5月23日,《南阳日报》刊发文章“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称:“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针对此说法,涉事企业董事长庞青年称明年想推向市场。南阳市发改委主任回应,不存在出资40亿元支持企业,“不可能那么多”。
这则微评观点鲜明,但遣词造句比较含蓄,点到为止、留有余地,应该是考虑到“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有关新闻还在发展中。
微评第一句就说:“水氢发动机的神秘面纱,尚待扯掉。”这句话平淡中见新奇、见功底,“神秘面纱,尚待扯掉”,扯掉之后是俊是丑、是胖是瘦?目前不好下定论,到时候再说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水氢发动机的神秘面纱,必须扯掉。公帑,必须花在刀刃上。
1
这几天关于“水氢发动机”的新闻很多。比如,涉事企业在多地投资,但多数是动辄数百亿的画饼,留下一堆烂尾项目;
比如,涉事企业曾经涉嫌诈骗、有“骗补”经历、公司董事长被列为“老赖”;
比如,为了回应质疑,涉事企业董事长现身回应争议,不料却现场“翻车”,向在场记者说好的车发动水管会有少量水出来,而且“排出的水可以喝”,可现场的情况是,车发动后,“水解制氢汽车十分钟未排出水”;
比如,“加水就能跑的汽车引发专家集体质疑”,等等。尽管如此,涉事企业负责人坚称:“搞一个新的东西,不可能没有人评价”“会继续推进,科技要敢想敢干”。
5月26日,南阳高新区管委会就近日网友热议的“水氢发动机汽车”一事作出公开回应,并就网友关注的四大疑问作出详细说明。核心的意思有几条:
一是“水氢汽车”关键制氢技术由湖北工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水氢汽车”关键技术在于研发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铝合金水解制氢材料,该材料在自主研发的制氢装置里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氢气,可实现低成本即时制氢;
三是市场上铝的价格已经超过10元每公斤,按照9公斤铝制取一公斤氢气计算,则生产一公斤氢气的材料成本在63-90元,尚未考虑将块状铝制成铝粉的费用和能耗,这种制氢路线并不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说白了,所以为的“加水就能跑的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不过是“水解制氢技术”,而且这种技术目前还有很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2
水解制氢汽车到底是创新还是骗局?观潮君想先说一说当年王洪成的“第五大发明”——
1984年3月,出生于东北,只念过四年书,养过猪,学过木匠,也当过兵,后来成为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普通司机的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
这项“发明”受到不少权威人士肯定,被全国几十家媒体炒得火热,更有人认为,王洪成的发明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水变油技术将会带来世界性的燃料革命”“他的出现,把人类的历史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他令这个世界发展的方向完全改变”。
于是乎,众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拿出资金给他搞开发,王洪成为此获得了数以亿计的投资,可等到项目要剪彩,他就拿钱走人,不见人影。
事实上,所谓的“水变油”,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百度关于“王洪成”的条目,有这么一段:
王洪成的更大骗局则是他“发明”的所谓“膨化汽油”“膨化柴油”“膨化重油”等。说穿了就是把各种油和水掺在一起,再加一些肥皂类物质把油和水搅成乳化液,用来作燃料或开车。
这根本不是什么发明创造,早就被试验过多次,而且实践早就证明用这种乳化剂开车不但省不了油反而会腐蚀发动机。
一盘流传很广的录像带,记录的是1993年6月28日王洪成在哈尔滨市的表演,后来他的表演很快被发现不过是“魔术”。但这并未影响他继续招摇撞骗,当他宣布哈尔滨市67路公共汽车全部使用“洪成燃料”,一时之间颂歌之声大起:“洪成时代开始了!这是走向造福社会的里程碑!”
“他的发明是具有50亿年地球历史上最先进、最伟大的发明,从人类祖先的钻木取火到本世纪的胰岛素合成,上下数万年的发明都不如王洪成的发明伟大。他使我们跨越200年时空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只要是骗子,终究会露馅。人们发现,这种所谓的“洪成燃料”不仅不是新燃料,而且因为带有碱性,没几个月就把十几辆汽车发动机全部腐蚀了。
1993年4月,原物资部干部严谷梁在报上发表文章《应该用事实澄清“水变油”真相了》质疑“水变油”。一些报刊载文指出“水变油”是魔术、骗局。
同年6月,王洪成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状告严谷梁侵犯其名誉权,后被法院以其发明从未进行科学鉴定为由驳回起诉。1996年1月1日,王洪成被收容审查;1997年11月,被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0年徒刑。
也许,有人可能会说:“水氢发动机”怎么能和“水变油”相提并论呢?即便是“水变油”“永动机”这些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可行啊。科学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不懂科学的人就不要“以愚人之心度科学之腹”。
如果要这么说,观潮君还真有点犯踌躇。首先,观潮君并没有说“水氢发动机”是又一个“水变油”“永动机”。对于有关事件的发展,时间和有关部门自会说明一切,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必上火。
其次,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亚马逊、沃尔玛都在用,日本的有关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很先进。
其三,对于科学,我们确实要敬畏,不能武断,当年牛顿从苹果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并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当时的普罗大众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并相信?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却不被人理解,著作迟迟难以出版。布鲁诺因为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从比萨斜塔等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最后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生监禁。
的确,有时候,科学家所做的事情,本来就是很多人弄不懂、搞不明白,本来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一件发明、一项研究,究竟是“万有引力”,还是“水变油”之类的“第五发明”,咱普罗大众还真不能鲁莽武断地下个结论。
要知道,即便是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大腕,论文和科研成果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也少不了质疑,成长路上也曾质疑重重。因此,“万有引力”与“第五发明”到底离多远?一项发明出来以后,究竟是“万有引力”之类的石破惊天的创新,还是“水变油”这种忽悠人的“第五发明”,有时候鉴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一双“火眼金睛”,需要等待时间的证明。
然而,一个新东西出来后,是“万有引力”,还是“第五发明”,难道就永远傻傻地分不清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天下岂不是骗子横行?既如此,为何又总有人傻傻地分不清呢?被忽悠得死心塌地呢?是科学素养不高?还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这不能不问。
3
前几年,有气功表演者凭借一手“空盆来蛇”“空杯来酒”的绝活以及为外国首脑高官治病的“特异功能”,被众多明星、企业老总捧为“气功大师”,顶礼膜拜。当时很多人就想不通,“空盆来蛇”“空杯来酒”这种低端的“幻术”,应该是很容易就被识破的啊,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深信不疑呢?这其中究竟是为什么呢?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面塑造了一个以骗术行走天下的喜感人物裘千丈。裘千丈的孪生弟弟裘千仞是铁掌帮帮主,号称“铁掌水上漂”,但裘千丈武功不行,脸皮倒厚,经常行骗。通过吸烟假装内功深厚;用钻石戒指切割瓷杯,冒充以手切杯;用铁皮空心缸和河心暗桩做道具,假充自己轻功了得。哪知道,碰到江南七怪后,很快就被“妙手书生”朱聪一眼识破。说到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哪有什么骗术真的能够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场合骗过所有的人呢?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其一,从“永动机”到“水变油”,这样的骗局从来就没少过,什么是“万有引力”,什么是“第五发明”,大家尤其领导干部要看清。
其二,“加水就能跑的汽车”到底是不是又一个“水变油”,目前看应该不是,它应该是一种新兴制氢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不是什么新能源,也不是什么低效率,要不然它也不会戴上“骗补”的帽子。
其三,发展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该补贴谁,该支持谁,领导干部去企业视察,该给谁背书,该给谁撑腰,这个事很大,必须头脑清醒,必须看清对象,必须深入了解。否则,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其实,谁是“创新”,谁是“忽悠”,这事分辨起来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要不是鬼迷心窍,只要不是心术不正,只要不是心怀鬼胎,只要不是假装糊涂,分辨出来就不是什么难题。
(沙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