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条“女教师在课堂上摆拍抖音”的视频热传。调查显示,该女教师实为抖音短视频主播,利用中午学生休息时间擅自进入安徽省金寨县一小学6年级教室,要求学生配合拍摄《童年》歌曲的拍摄,并发布到平台上。目前,该主播账号已被封。
这位女主播似乎洞悉了视频流量的“算法”奥秘。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清纯女教师”“女教师穿短裙上课火了”之类的内容常常吸引不少关注。而美貌、性感、穿着暴露等标签一旦与教师相联系,往往就能获得特别的传播效果。
前一段时间,“流浪大师”沈巍火了,一夜之间,他成为女主播们的香饽饽,她们争先恐后和他拍照合影,有的直播甚至举着写着“流浪大师我要嫁给你”的纸板箱,拿着麦克风对着粉丝唱歌。传授知识的教室课堂成了搔首弄姿的秀场,平时都不会被多看一眼的流浪汉成了主播们的“新宠”。这种现象值得思考和警惕。
2014年以来,低门槛、高互动、娱乐性极强的直播平台突如其来横扫互联网,2017年抖音快手的出现,更让短视频火遍大江南北,并催生了许许多多的视频网红。网红的出现,是互联网消费需求、网络媒介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匹配消费需求、抓住用户心理特点、迎合受众品味爱好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虽然短视频平台在经历了发展之初上无监管、下无门槛的混乱时期,当前,下架、整改等已成为常态。但是,受“人气至上,流量为王”等观念的影响,一些主播为了“网红流量”,仍公然践踏道德底线,迎合低俗趣味,甚至剑走偏锋。
畸变的网红传播,不仅破坏互联网生态,更危害社会风气,扭曲价值观。根治网红传播的异化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在法律监管层面寻找“破冰”之道,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惩罚力度,对涉及低俗内容或销擦边球的直播传播行为严厉查处,不给他们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平台方要加强内容把关,完善自我审查机制,加大发布审核力度,鼓励用户及时举报不健康的视频内容;对用户的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提升传播内容的高度和质量。其实,网红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对打破阶层固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具有影响力的传播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发现,在我们身边,有人有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能力,从而创作出有新意、接地气,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通过展示才艺的方式获得赞赏;有人有丰富的化妆品使用阅历,当把这些真诚、实在、不做作的个人体验,提炼成轻快流畅的经验攻略,身边聚集很多粉丝。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坚持健康、向上、高质量的价值导向,才能长久发展,才能让网红传播回归正道。
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