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生物钟一样,一年接近尾声,人们变得特别喜欢回忆。这两天,一个莫名其妙的“2017-2019”话题突然火爆刷屏,朋友圈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晒图大战”“段子比赛”,微博相关话题也斩获将近4亿的阅读量。
从60后、70后到90后、00后,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2017-2019”。有人“衣带渐紧终不悔”,有人“年复一年穷秃丑”,有人感叹物是人非、逝者如斯,也有人日日精进,实现了一些人生“小目标”。无论焦虑还是欢快,吐槽抑或自嘲,也不管是不是某些社交媒体的营销策划,人们在分享自我表达和寻求他人共鸣中刷一波存在感、释放一下内心的小情绪,还是多少能咂摸出一些“仪式感”味道的。
对很多人而言,2017-2019也许只是人生中普普通通的三年;对一些00后来说,2017-2019恰好横跨了他们的18岁,成为定义他们成年与否的分界线。但时间面前众生平等,没有人可以让时间驻足,也没有人会始终留在原地。“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虽然略显忧伤,却又饱含希望。
时间悄然流逝,忙碌的人们来不及细细追念,只能抽点时间发条朋友圈,为自己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在平淡乏味的生活中,用这样的方式回忆审视自己,思考过去那段时间做了些什么、错过了什么,思考自己的生活是怎么度过的、应该怎么度过,哪怕是朋友圈里的“回头看”,似乎也好过对一切都“无知无觉”。
每到年初必立志,每到年终必总结,一方面是惯性使然,另一方面恐怕也暗含着难言的“时间焦虑”。快速变化的时代,似乎要么处于负荷紧张状态中,要么处于某种被证实的价值或意义中,才能安心。对年龄的焦虑,对现状的恐慌,对成功的渴望,总让人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自己不够好。但人生海海,一路狂奔,也需要走走停停,看看路边风景,拥抱一下疲惫失落的自己。
时间,会改变很多人和事,也有一些东西经久不变。比如,对未来的憧憬,对自己的期待。有人曾说,“人不同于动物的一点,就是人永远高看自己”。所以,“2017-2019”除了怀念和回忆,也在提醒我们,过去的已经过去,怎样修养身心调整步伐,向着梦想重新出发。明天永远是美好的一天,无论2017、2019,还是未来的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