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用好对外开放“突出优势”
2020/01/02 22:20  交汇点新闻  

  开放是江苏发展的鲜明底色。2日下午,我省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这已是连续第二年将新年“第一会”的主题聚焦在扩大开放上,充分显示了开放发展在全省工作中的重要性,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在更高水平上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对外开放是江苏发展的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使用外资4700多亿美元,外资在江苏每年创造三成以上的就业、四成以上的税收、六成以上的外贸、七成以上的高新产品出口。江苏因开放而兴,更早实现发展,也更易受到全球经济贸易新情况新问题的影响。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准确地把握“不变”与“变”的要素,把科学认识转化为扩大开放的信念、吸引外资的举措、优化服务的作为。

  挑战不容小觑,但大势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需要,绝不会因某些国家的逆势之举而发生改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江苏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持续增长的投资是外商对江苏、对中国投下的“信任票”。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外商投资法》正式生效,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最有力的注解。这些“不变”是我们战胜挑战的信心所在,也是开放之举必将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机遇无处不在,变化值得期待。今天的江苏,迎来了“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统揽下,去年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盟的进出口额快速增长,极大地缓冲了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倒逼机遇,让我们更专注于先进制造业体系的构建,为江苏制造在“高原”上形成“高峰”提供持续的动力。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机遇,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变”则“通”,通达则是更为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当看到的是,无论是“变”与“不变”都是孕育“开放之花”的环境与土壤,要收获“开放”的甜美果实,仍然需要全省上下踏踏实实努力奋斗。我们要把“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作为我省开放的最大命题,把握好重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全面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要把自贸试验区作为我省开放的最高平台,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优化,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要把营商环境作为我省开放的最亮名片,不仅重视民营企业的关切,也为外资、外商提供更为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服务好。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我们要因时而动,化外部压力为推动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不断扩大江苏的外企朋友圈和外资吸引力,共同奋斗、共享机遇,携手迎接经济发展新的春天!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