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司法局不断夯实基层人民调解网络架构,积极探索区域化、行业化、集成化调解模式,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今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5601件。
一、区域化加宽人民调解横向覆盖。一是夯实传统三级调处网络。依据行政区划实现县、街道、村(居)三级调委会全覆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县共建成调委会720个,其中村(居)调委会347个。二是探索新型区域调解模式。发挥特色区域调委会熟悉当地多发矛盾的优势,助力企业和谐发展、城乡居民融合和流动人口管理。三是建立民间调解工作室。整合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民间志愿调解资源,陆续成立“老仲调解工作室”、“李义军调解工作室”等多个民间调解工作室。
二、专业化加深人民调解纵向渗透。一是拓展人民调解重点领域。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矛盾纠纷集中、易发的重点行业和民生领域延伸,逐步建立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物业纠纷、消费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2个。二是提升人民调解专业水平。吸纳知名律师、退休法官、行业专家等骨干组建人民调解专家库,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三是构建行业调解规范机制。统一制定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工作流程、调解协议、记录档案等范本,将案卷评查、评先评优纳入全县调解工作统筹考核。
三、集成化加固人民调解多向衔接。一是健全预警预判,积极开展镇、村两级常态化矛盾隐患排查,召开工作例会,交换排查和调解过程中的信息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逐级研判各类隐患,确保重大矛盾纠纷信息畅通、提前预警。二是联合镇(街道)、村(社区)、司法所、信访局等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单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