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国庆期间辖区内的安全工作,9月1日至25日,南湖街道司法所开展了系列专题家访工作,针对辖区内的20名社区服刑人员就中秋国庆期间遵纪守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此次家访的目的在于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收入情况、工作情况、思想状况,通过其家属、邻居、所在村村干部等及时了解其近况,发现情处理,确保辖区矫正人员不脱管、漏管。
在家访工作中,司法所工作人员遇到了一名特殊的矫正对象,这是一位年仅19岁的青年,“对于青少年犯,我们更应该多了解、多沟通、多包容、多关心,尤其是在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上出现偏差时,应该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才能防患于未然。”,在去青少年服刑人员家里走访的路上,南湖街道司法干事陈赛这样说到。
9月19日上午,南湖街道司法干事陈赛来到朱某家中,向朱某的母亲了解其在家的生活情况,并向其反映了朱某在矫正期间的表现,朱某最近多次向司法机关撒谎从而不参加县司法局和司法所的政治教育思想学习活动,甚至因为跟女友闹别扭而关机,严重违反了社区矫正纪律。由于朱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且本人内向不爱说话、易冲动,生活在离异家庭与父母矛盾颇深,在走访过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缓和、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引导朱某体谅父母、感恩父母,不要自己为中心,并与朱某通过见面、电话联系、微信沟通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朱某母亲表示一定会对朱某给予更多的关心,并表示一旦有异常情况将及时向司法所反映,配合司法所工作,帮助朱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此次家访还遇到了一名特殊的矫正对象,矫正人员胡某因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不方便定期到司法所报道,司法所便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家庭走访,保持电话、微信沟通,及时了解胡某的近况,每月定期传达司法所政治思想学习的精神,并且向县司法局为其申请上门体检活动,胡某激动说:“司法所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心”。
通过家访,南湖司法所进一步了解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在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监管外,坚持监管和疏导并用,帮助出现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认识到自身错误和行为偏差,及时反省纠正,自觉遵守监管规定,树立生活自信,重回正确人生轨道。
近年来,南湖司法所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提高特殊人群工作的质量,不断加强排查摸底,统一组织对街道特殊人群摸排工作,以每月2次的频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社区在矫人员进行每日巡查登记,发现越界警告,及时核实情况,每日至少2次定位轨迹,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每日形成分析研判报告;强化教育引导,利用每周开展的入矫集中教育活动,开展涉黑涉恶宣传教育,签订承诺书,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定期组织公益劳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文化活动;加强安置帮教及后续照管工作,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工作,目前安置帮教对象共73人,重点人员10人,全部移交公安机关列管,实现司法、公安双列管,同时针对重点进行见面谈话。定期与后续照管对象通过电话联系、见面谈话等措施了解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及操守保持情况。目前街道有1名后续照管对象,照管率和操守保持率均达100%,同时有2名人员纳入“千人工程”项目。
除了以上工作之外,司法所针对社区矫正工作,还制定了《南湖司法所重大风险研判制度》、《南湖司法所特殊人群分析研判制度》、《南湖司法所社区矫正滚动排查制度》等多种机制,真正让南湖街道的特殊人群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真正把特殊人群工作做好、做实。(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