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李林:在依法治国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2019/06/22 19:33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依法治国存在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把依法治国比作一个时代的巨人,核心价值观就是巨人的灵魂、精神;如果把依法治国比作一列时代的列车,核心价值观就是它的导航仪、方向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从历史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也是现实需要,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加以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应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更加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依法治国实践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价值引导,依法治国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宪法精神,并在立法、执法、司法中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

  具体来说,立法层面,一方面要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推动文明行为、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尊崇英雄、志愿服务、勤劳节俭、孝亲敬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重视可操作性,循序渐进地推进,保证法律权威不受损害。

  执法层面,做到严格、规范、公正、公开、文明执法。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例,黑恶势力的存在及其活动,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法治秩序的破坏,而扫黑除恶就是通过执法将法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联系在一起,让民众有获得感。

  司法层面,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担起责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此外,我们还要在守法层面积极发力,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并解决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在普法和守法过程中传播核心价值观。

  最后,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要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要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