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基层减负首要切除形式主义的肌瘤
2019/08/28 18:58  中国甘肃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出台举措精简文件、压缩会议数量时长、规范考核调研等......中央是看到了基层负担重的根子——形式主义。下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离群众最近的性质,决定了很多工作都是要具体落实到人头层面的,本来连接的上头线头就多,减负是为了基层有精力抓落实,是面对基层工作的应有之义,更是面对当下基层工作形式主义肌瘤的必要之策。

  基层何以成为形式主义最大承重者?行政权力的运行,一般是“从上向下传导的”。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文件越发越厚,会议执行会议,表面重复调研,当上一级政府机构依赖形式主义,基层必然深受其累。基层经常缺人员资源,在权力序列中容易被动,上不体谅,下必遭罪。上头传导下来的形式主义,不仅让基层工作被动受拖,而且容易让基层政府脱离群众一线。

  形式主义,是“为人民服务”的天敌。基层,是我们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天然窗口。当乡村干部沦为“微信工作群奴,当基层工作人员成为填表机器,没日没夜应付各种形式考核,还能有多少时间深入群众问疾苦,还能有多少精力抓惠民工作落实?形式主义之恶,在于一层给一层“一切大好”的幻想,殊不知这是最大的工作内耗,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民心、消磨了干事锐气。

  基层减负,向形式主义开刀,既是理念认识问题,又是工作能力问题。破“四风”,关键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身上。领导干部要把“基层减负首要破除形式主义”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来。搞形式主义,是能力不强、心虚没底的体现。工作有章法,难题有办法,何必用形式主义粉饰工作?考核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明确“再好的表格、材料,再多的会议,再重要的讲话,也不能代替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的认知。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干货硬功,基层才能有活力、多成绩。

  “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基层工作,再也不能陷入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陪不完的调研的泥淖之中而疲于应付了。基层负担之重,首在形式主义之害。唯有切除形式主义肌瘤,才能恢复基层运转的活力与动能。(陇平)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