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爱国情 奋斗者|四川省达州市离休纪检干部周永开:“为人民服务,永远开怀”
2019/08/30 09:53  人民日报  林治波 刘海天  

  

  图为在万源市纪委监委机关支部举行的“党员活动日”上,年逾九旬的周永开给大家讲党课。资料照片

  四川省达州市离休纪检干部周永开,91岁,仍然在披荆斩棘……新中国成立前,他带领地下党员面对反动势力的荆棘;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干部群众面对生产生活的荆棘;离休后,他带领志愿者们面对环境破坏的荆棘……

  位于万源的花萼山,记录了周老离休后20多年的奋斗历程。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绿水青山,如诗似画。但在几十年前,这里却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为了做木工活,村民来砍树;为了养牛种田,村民来放牧;为了补贴家用,村民来打猎……

  “周书记,没办法!我们要吃油盐呐!”面对村民的诉苦,周永开拿出自己的退休金给村民。他在山下租了一间茅草房,自费买了几万元的树苗栽种,还带领村民发展贝母产业。

  “共产党做事情,不是要叫你穷,而是要叫你富!”周老耐心说服群众。渐渐地,大家被他的行动感染了,跟着他一起搞绿化。如今的花萼山有了800亩林木,村民种的萼贝一个能卖10元钱。

  周永开敢于向邪恶势力亮剑。他说,只有得罪了少数坏人,才能让多数人民群众信任党组织。他在查办轰动全国的罐头厂厂长强奸妇女大案中,顶住各种压力,依法定性严惩了罪犯。案犯被判死缓的消息传来,工人们连放3天鞭炮庆祝……

  一名姓杨的学生,因为家穷很自卑。“人穷志不穷”,周永开鼓励他,每学期资助他3000元生活费用。周永开还拿出10万元设立奖学金,表彰优秀师生。

  周永开捐资助教很大方,个人生活却很简朴。周永开的家,用保姆的话说,还不如一些农村家庭。老两口吃饭就是简单的两菜一汤,从来不挑……

  为了正家风,周老别出心裁设立“家魂奖”,在晚辈中间评优。“考试”内容不是考试分数,也不是技能才艺,而是“一年给群众做了多少好事”。有一次病重,周永开口头立遗嘱:不开追悼会,不通知亲友,不要立坟立碑,只要在家乡的山上种棵树,用他的骨灰做肥料……

  “为组织工作,永远开拓;为人民服务,永远开怀”——这是周永开坚定的信念。

标签:
责编:金勇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