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科技“宝典”在手,零起步也能搞养殖
2019/12/25 15:50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盛利

  “从零起步搞养殖业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关键还能不走弯路,见经济效益。”这几天,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好谷农场员工莫色有火,对手中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赞不绝口。在农场负责养牛的他,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总会翻看,“相当于请了个专家到身边指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莫色有火所说的“专家”,是我国200余位畜牧领域专家、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公司技术骨干等,历时3年原创的我国首套系统、完整地介绍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关键技术和先进理念的科普丛书——“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记者12月23日从该丛书编著牵头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获悉,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首套“系列丛书”今年12月迎来第三次再版重印。

  “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的发生,与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广普及程度密切相关。”丛书编委会主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庆说,普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是解决养殖污染、控制畜禽疫病、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特别对防控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稳定猪肉产品市场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针对过去我国养殖业生产方式落后、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较低、科技应用和普及程度不高的情况,从2010年起,四川农业大学牵头组织了全国17个省、51家单位共同启动“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的创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编制工作,200余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地方一线技术人员,历时3年先后完成的奶牛、肉牛、鹅、鸭、绵羊、山羊、兔、猪和肉鸡等10本图册,覆盖了我国95%的动物产品。

  “过去畜禽养殖丛书类型繁多,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而本书首次覆盖到了畜禽养殖的全品种、全产业链条。”朱庆说,丛书为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仅奶牛标准化创作团队就在四川省洪雅县新希望奶牛场、邛崃市5个奶牛场,连续记录全年奶牛场不同时间点的温度、湿度变化,进行奶产量、奶品质分析,掌握问题的症结,集成了“湿热应激条件下奶牛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并将核心内容融入到图册的创作中。

  记者翻看该丛书发现,不同于传统教条式科普书籍,该丛书图文并茂地解析了畜禽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采用现场照片、线条图、卡通图、手绘图等5000余张,直观、形象地阐释了枯燥难懂的专业技术问题。“创作团队前期收集了近6万张照片,针对一些难以用照片来直观、准确反映的关键技术环节,我们还邀请专业人员绘制线条图、卡通图等作为补充。”朱庆举例说,在生猪养殖领域部分内容难以用图片展示,而专业绘图人员又不懂养殖业,团队特意邀请绘图人员在养殖场蹲点现场观摩,完成制图工作。

  在第三次再版重印前,该丛书已发行精(简)装版17万余册、挂图20余万张,覆盖全国畜禽养殖主产区的360个县、411个“养殖书屋”;在全国500多家企业、数千个专业合作社的上百万个养殖户中得到应用。依托该系列丛书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人数超过100万。

  来源:科技日报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