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青年抗疫先锋|赵启南:守牢抗疫最后一道关口,做“隐形战线”的逆行者
2020/04/23 09:00  交汇点新闻  范杰逊  

  在抗击疫情期间,我们对这样身穿隔离服的身影非常熟悉,他们出现在生死线上、鬼门关前,救死扶伤、抢救生命;除了医疗战线之外,还有一条“隐形战线”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和医务人员做到同等级别的防护,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里一样有高浓度的病毒。他们就是医疗废弃物处置人员,赵启南就是这些“另类的白衣战士”中的一员。

  2月初的孝感,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不断攀升,很快仅次于武汉、成为湖北省疫情第二严重的地区。医务工作者在火线救治患者的同时,一条隐形战线也打响了攻坚战!2月6日,应集团孝感分公司的紧急求援,徐州市新盛集团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医废事业部高温蒸煮车间班长的赵启南,带领3名队员组成志愿者小队,火速支援孝感当地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

  “我们刚到孝感的时候,需要处置的医废堆积量已经接近临界点。说实话,当时内心有些迷茫,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据了解,赵启南所支援的处置点当时只有8个人,满负荷运转也只能每天工作10个小时。招募志愿者,1000块钱一天都没有人来。

  因为不被人们熟悉,医废处置工作被称为“隐形的抗疫战场”。隐形战场,战斗却真枪实弹。医生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甚至包括病人吃过的盒饭碗筷,都属于新冠肺炎医疗废弃物,是要在12小时内消灭的“敌人”。

  据江苏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医废处置时限比普通医废的48小时处置时限严格很多。因为物品的堆放会导致病毒在空气中的扩散;时间久了,医废内部升温,病毒还有可能进化变异。因此,及时处置可以防止病毒的二度扩散。

  收集医废的车辆路线尽量避开人群密集区,封闭收取、微负压车间集中高温蒸煮、填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但再万全的准备,在疫情井喷式爆发时,还是发生了一起险情。2月15日,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状况发生了……

  据赵启南队友陈欢介绍,2月15日,他正在搬运一箱从收治医院取回的针头,由于病人太多、医疗人员精力有限,他们没有及时把静脉穿刺的针头从管线上剪下,有根针头就刺中了陈欢的手指。“我赶紧挤出伤口的血液、涂抹酒精,并报告给了赵启南。”陈欢说。

  得到消息陈启南格外重视,“虽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被锐器刺伤,但在当时、当地,这种情况非同小可。”所幸,在随后的密切观察中,陈欢没有被感染。

  刺伤、烫伤、药剂遇高温后形成的毒汽……把守着扼制病毒的最后一道关口,常与危险狭路相逢。赵启南和队友与医护人员一样面临着高风险,也同样挑战着自己体能与意志力的极限。治病救人在前,终结病毒并进,两条战线齐发力,才能让病毒销声匿迹。

  出于节约物资和时间的考虑,我和队友们向医护人员学习,也穿上了尿不湿、避免上厕所,同时也尽量少吃少喝。赵启南和带来的3个人分成两个组,编入夜班、白班,两班倒,24小时开机工作。他们的工作量很大,每天光是转运箱,赵启南就要洗800多个。

  抵达孝感20多天后,在大家日夜不停的努力下,工作成效逐渐明显。最初,医废转运车拉来的多是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后来,慢慢出现了病床被褥。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出院了,曙光出现了。

  3月5日,赵启南在孝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月16日,赵启南在“火线”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在孝感49天,赵启南和队友共收运了30多吨、参与处置了530多吨医疗废弃物,没有让丁点病毒从最后的关口流散出去。他们,牢牢扼制住了病毒。

  春和景明,阴霾散去,孝感正逐渐恢复往日的安静与秀美。3月25日,赵启南带着3名队友踏上归途。隐形战场的英雄们潇洒转身,他们低调得仿佛没有在孝感出现过,但孝感的土地早把他们的身影深深烙印。

  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文 朱丹清/制图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