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莫言作品跨年朗读会回放、李子柒启示、奔跑的2019|文艺周刊荐读
2019/12/26 10:25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65期)

  【视点】

  

  【繁花】

  

  【艺评】

  

  【新潮】

  

  

  【视点】

  莫言亲临,跨年朗读会吸引近千万观众在线“围观”——

  “大地的模样”,就是文学的力量

  

  身穿黑色西装,戴着一条洋溢着节庆气氛的红围巾,眼前的著名作家莫言,让人忆起2012年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登上瑞典文学院讲台的时刻,却又更亲切、更可爱。台下,数百双满含期待的眼睛将目光投向舞台中央,蓄积已久的掌声潮水般蔓延。

  

  这是12月21日晚的新华剧场。为了和莫言的约定,数百名观众穿越金陵冬雨,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汇拢而来,踏进剧场的一刻发现,这里的火红、温暖,和彼此间的心怀默契,恰是围炉夜话的氛围。在这里,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致敬经典 宁聚青春 新华之夜”2019-2020南京跨年诗会“大地的模样”莫言作品朗读会隆重举行,张清华、许钧、何莲珍、刘伟冬、程永新、范小青、毕飞宇、徐则臣、贾梦玮、陶泽如、祖峰等作家学者、实力演员共赴盛宴——一场期待已久的美妙约定终于变成了现实。

  

  中国首位诺奖作家

  来到国内首个“文学之都”

  舞台背景屏幕上,“大地的模样”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由书法家许静女士题写。近年来研习书法,刚刚开了书法类公众号“两块砖墨讯”的莫言也呈上了新作:一幅写着“新华之光”的书法作品,被作为礼物现场赠送给了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这似乎也是对眼下这诗意相逢的注解。

  

  双传学(左一)、莫言(左二)和孟非(左三)

  作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到中国第一个“文学之都”,您此刻有何感受?主持人孟非机智发问。

  “非常高兴,就像我们村被评上了‘文学之都’一样。”莫言幽默地说。

  观众们会心地笑了起来。

  莫言告诉大家,自己和很多南京作家都很熟悉:“南京的好作家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南京是中国这片土地上文学光芒最璀璨的城市。南京成功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说明他们很有眼光,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新华日报社总编顾雷鸣的致辞真挚、深情:“莫言先生的一系列作品,将民间故事、地方历史与当代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让人民成为文学的主角,谱写了一曲曲壮阔的生命交响。他的目光是锐利的,情感是炽热的,他的文字充满了奇谲雄伟的想象力,却又是从大地的筋脉、从中国民间文化的滋养中生长而出。莫言先生很谦虚,他说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其实,能把故事讲好并打动读者、听众的人,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顾雷鸣

  “莫言有两颗心脏,四个胃,八个肾”

  舞台背景屏幕上,橘红色的3D火焰在黑色的煤炭间动人心魄地燃烧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的声音厚重而沙哑,伴随着他朗读的《透明的红萝卜》片段,那个浑身黝黑、赤着脚在高粱地里奔跑,因无处诉说的苦闷而倍感孤独,却又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充满灵性体验的小男孩,逐渐浮现在大家面前。

  

  张清华

  观众明白了,黑孩正是莫言——生长于清贫年代,不时品尝饥饿的滋味,他们因着大地的滋养而葆有了内心的纯真。小说里那汁液饱满、晶莹透明的红萝卜,正是主人公澄澈心灵的外化。

  张清华是莫言的同乡、同事,也是著名的莫言研究专家。他对莫言的创作做出了精准的评价:“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看,莫言是最具有中国性、地方性、本土性、民族性的作家;从中国当代文学的角度看,莫言是最具有世界视野、最现代、最先锋的作家;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莫言是最多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精髓,又继承了五四新文学遗产的作家;从作品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莫言是最多地书写了当代社会、乡村和底层人民的作家。”

  

  陶泽如

  这场精心萃取了莫言代表作经典篇章的朗读会,让我们看到了莫言的文学世界和他对自我的叩问、对社会的关切——

  “高粱如炽血成河,一曲九儿泪滂沱。斜儿笑我不敢言,我敢言时惊破天!”著名作家徐则臣朗读的莫言旧体诗新作《东瀛长歌行》,道出了莫言老骥伏枥、雄心不已的慷慨之气;

  

  徐则臣

  “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几位新华报业记者坐在“高粱地”,诗意地朗读莫言在瑞典文学院演讲时那段关于孤独童年的著名回忆;

  

  新华报业记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读《我们的荆轲》,著名演员祖峰两眼晶莹。莫言将荆轲的壮举置于现代视野下进行另类解读,畅快淋漓地解剖其被名利异化的自我;

  

  祖峰

  “高粱的茎叶在雾中滋滋乱叫,雾中缓慢地流淌着在这块低洼平原上穿行的墨河水明亮的喧哗,一阵强一阵弱,一阵远一阵近......”一段读者再熟悉不过的《红高粱家族》,由著名翻译家许钧、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央视主持人王宁分别担任法文、英文、中文朗读者,这一形式本身就暗示了,莫言作品从高粱地走向世界的历程。

  

  王宁

  “莫言有两颗心脏,四个胃,八个肾——这当然是胡说。可是,他的作品时常给我这样的错觉:他有庞大的‘消化系统’来包蕴最广袤的中国。看莫言的文字,我不停地吃东西。”南京作家毕飞宇幽默地向偶像献上一瓣心香。

  

  毕飞宇

  他们素不相识

  “莫言”就是接头暗号

  金陵冬雨没能阻挡住观众的热情。不少观众甚至从外地赶来现场,还有近千万观众通过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交汇点新闻、扬子扬眼、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收看了直播。

  在这个夜晚,“莫言”和“文学”成了素昧平生的人们确认彼此身份的暗号。新华报业的摄影记者捕捉到了动人的一幕:一个面庞清秀的女孩托腮凝视着台上,在她身旁,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写满了对文学的虔敬。

  

  剧场里,青春学子的身影是迷人的风景线。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金珠对莫言的作品非常熟悉。她说,莫言作品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奔涌于底层人民血液中的生命力:“莫言的眼睛始终凝望着高密东北乡土地上的众生,刻画着他们不屈的灵魂。这种生命力流淌在小黑孩的灵魂里,流淌在九儿和余占鳌的爱情里,也流淌在母亲的苦难和荣光里。特别是他笔下的母亲形象,虽历经磨难,依然繁衍生息、倔强不屈,早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多位嘉宾对作品的演绎,尤其是演员祖峰对《我们的荆轲》的到位诠释,则让她以另一种方式感受到文字背后蕴藉的巨大张力。

  

  海外文学界常常将莫言和二十世纪美国作家福克纳相提并论。在大学生孙海皓看来,除了艺术手法上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将自己“巴掌大”的故乡推向了世界文学舞台的前景:福克纳建构了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莫言塑造了他的高密东北乡。特别是许钧、何莲珍、王宁分别用法文、英文、中文朗读的《红高粱家族》片段,更令他印象深刻:“这是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莫言没有讲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而是对准了底层人民的战争遭遇和民族基因里的血性,用另一种方式来讲述抗战史,随后又借助成功的影视改编传播到全世界,这对我们今天传播中国声音是很大的启示。”

  

  剧场里不时能见到小朋友的身影。在这个“读屏时代”,仍有不少父母愿意用最“笨拙”的方式,带着孩子“聆听”文学。来自南京青年联合会的陈海挑先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最近两年的南京跨年诗会,他都带着女儿前往现场。他认为,“听”有时比“看”更容易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朗读的形式其实凸显了语言的韵律感,它更纯净、更有力,嘉宾还会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灌注进去,在听他们演绎的过程中,往往会收获一些特别的感悟。而当看到那么多读者都愿意为了文学而相聚在一起,心灵会受到很大的震撼,就像经受了一场洗礼。”陈海挑说,如果来年还有跨年诗会,他肯定还会带着孩子来——“这样的时刻是有仪式性的,文学恰恰需要仪式。”

  青春学子“再创作”

  令莫言倍感欣喜

  舞台上,几株随着篇章变换而不断移动的“高粱”成了最丰富的语汇;大面积的色块,或红、或绿,如油彩泼洒在背景屏幕上,暗示着内心的张扬;人的形体可以模拟月亮、秋千、白狗、大树和人,可以幻化成莫言作品中不同的生命形态,一出由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编排、表演的肢体剧《野风》,将先锋、创新的表达和莫言笔下的乡土中国进行了令人惊叹的嫁接。

  

  范小青

  “太惊艳了!”观众雨阳兴奋地说,“不光有嘉宾朗读,舞美和表演也对莫言老师作品的诠释起到了非常好的烘托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作家的文学世界和精神世界。”

  这正是朗读会总导演、南艺影视学院副院长董蓓渴望取得的效果。她一直在考虑,如何把她对莫言作品的理解视觉化、立体化为舞台语言,“如果要用色彩来传递莫言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那么应该是大面积的富有冲击力的色块,比如红色和绿色。道具‘高粱’也可以根据灯光颜色的或红或绿而发生改变,来配合完成各个篇章的叙事。”

  

  许钧

  

  何莲珍

  事实上,“高粱”成为了舞台上最有力量的语言。在“荆轲”壮别的“易水河”畔,“高粱”一字排开,萧瑟而立,宛若诉说离殇;在《讲故事的人》篇章里,五位新华报业记者仿佛莫言内心不同的“我”,共同讲述“我为什么写作”,他们身旁的高粱暗示了哺育创作的营养;当许钧、何莲珍、王宁几位嘉宾分别用不同语言朗读《红高粱家族》时,细心的观众发现,他们的椅子背后总有一株高粱,似乎在说明:有了一张放在高粱地里的书桌,才有了莫言从中国走向世界……

  

  

  肢体剧《野风》

  肢体剧《野风》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朗读者”。负责剧目创意的南艺影视学院老师苏珊介绍,该剧择取了莫言几部中短篇小说的精华片段进行演绎:蹒跚着走在高粱地里的孩子,饱受命运戕害依然未泯希望的乡村女性,被大风卷走了一车茅草的少年,颤巍巍地举着最后一根“茅草”——不过,不是原作中的“一根普通的老茅草”,而是一根青青的柏树枝,少年凝视柏树枝的眼神迷茫,又含着希望………这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再创作,令莫言非常欣喜。

  

  “如果有人问我,高密东北乡的主色彩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绿!”

  “那么红呢?红高粱、红萝卜、红太阳、红棉袄、红辣椒、红苹果……”

  由南艺舞蹈学院表演的舞蹈《九儿》过后,莫言和几位嘉宾一同走上舞台——这是莫言在中国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也是这台朗读会留给观众的惊喜“彩蛋”。在长篇小说《蛙》的最后一章里,莫言饰演作家蝌蚪,范小青、毕飞宇、徐则臣分饰姑姑、秦河、郝大手,他们读到了姑姑的救赎和新生,读到了生命延续的希望。

  

  直播平台记录下了难忘的瞬间:莫言等嘉宾手拿台本,神采飞扬,台下读者会心地微笑,鼓掌,举起相机拍照。这与大师、与文学相亲相近的夜晚,饱含着对新年、对未来的祈盼,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文 王悦谋∕视频 邵丹 范俊彦 魏林娜 陈俨∕摄

  

  【繁花】

  文学如灯,照亮我们的“诗与远方”

  当下,文学究竟有怎样的力量?12月21日晚,在“致敬经典 宁聚青春 新华之夜”2019-2020南京跨年诗会“大地的模样”莫言作品朗读会上,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诗会上,张清华、许钧、何莲珍、刘伟冬、程永新、范小青、毕飞宇、徐则臣、贾梦玮、陶泽如、祖峰等多位作家学者、实力演员接力诵读莫言经典作品片段,文学如灯,照亮前路;诗会外,他们与记者细说文学的今天与未来。

  

  范小青:每个作家身后都有一片土地

  “我和莫言是好友,也是他的仰慕者。”在作家范小青的眼里,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幽默的独特文字,而这一切离不开其生活的根源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每个作家的身后都有一片土地,这给了创作丰厚的滋养,而莫言深扎在他所生活的那片沃土当中,所以才会开出文学的奇葩,再加上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造就了充满力量的莫言、奇异奇幻的莫言。”

  多年来,范小青一直身兼省作协主席和作家双重身份,但她始终笔耕不辍产。怎样保持充沛的创作热情?范小青的秘诀是坚持阅读,“我会集中购买一大堆书,在一个星期里读完。年纪大了,总担心自己写一些令人生厌的陈词滥调,而阅读能将我的想象力调动起来,写作的激情也就很容易迸发出来了。”身为江苏文坛的女掌门,最令范小青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江苏文坛一直在蓬勃发展,无论文学队伍还是文学作品,都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人员齐整,整体实力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作家持续不断地推出好作品。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学的蛋糕越来越小,但江苏作家仍然坚守,并且一直勤奋努力,佳作频出,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毕飞宇:让小切口“抵达”大时代

  “我们这一代作家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作家毕飞宇看来,莫言作品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从文学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作了回应。“在莫言笔下,人的感观是如此解放,行为是如此勇敢,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身体与灵魂的主人。文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呈现?因为改革开放这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塑了文学和社会的关系,让作家把笔墨对准人,对准生活,探索中国人在时代变革洪流中如何进行自我认识。”毕飞宇说。

  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真正和国家、民族、人民同呼吸,是因为让小切口“抵达”大时代的文学力量。“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规定动作’,也有许多‘自主动作’,好的作品永远充满了华彩的‘自主动作’,从方方面面让读者感知人的生命力,触摸到现代中国的命运脉搏,体会到作家倾注在笔端的深厚情感。”

  “在书香诗韵中迎来新的一年,在我看来特别适合刚刚获评‘世界文学之都’的南京。”毕飞宇认为,用琅琅书声回望历史、拥抱时代,赋予了南京这座文学古城更高的档次、更优质的品位以及更巨大的影响力。

  徐则臣:在传统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后生切莫欺我老,踏山割云挥破刀。割来千丈七彩绸,裁成万件状元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家徐则臣吟诵起莫言新作《东瀛长歌》。“我个人非常喜欢它,因为它不仅表达了老骥伏枥、雄心不改的慷慨之气,而且体现出这些年莫言一直在倡导的‘向后撤’理念。”

  徐则臣举例说,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长篇力作《檀香刑》就是一部全面“撤退”的作品:向民间回归,向说书人回归,向中国写作传统回归。而《东瀛长歌》跟中国的旧体诗非常接近,“格律长诗这种古典写作方式,把中国的传统跟当下生活结合起来,其实是在续接悠久的文学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徐则臣表示。

  莫言的《红高粱》发表的时候,徐则臣还是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可以说我们这代作家都是看着他的作品长大的。我们曾经向他学习充分地敞开自我,学习那种雄浑霸气的风格,辉煌卓越的想象,我们也将学习他从自身的文学传统中寻找新的文学生长点的努力。”

  文学是曾点燃无数代人的精神火炬,但如今地位有些式微。“通过公共阅读聚集起作家、艺术家,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学创新。”徐则臣说,“不只是诗歌、散文,也应该包含小说、剧本等各种文体。文学不仅仅是文字,它还可以以更多的艺术样式被人们接受,产生更多的反响。”

  张清华:乡村叙事也许会换个“方式”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词指出他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那是他们的表述方式。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莫言写出了世界性的乡村社会解体和消亡的过程。”作为多年深耕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如是说。

  在张清华看来,莫言的写作路径与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几乎就是乡村叙事或者说乡土文学的历史。从鲁迅,到许钦文,到赵树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高度自觉,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和文化启蒙色彩,奠定了中国乡土文学最初的审美基调;而随着废名、沈从文的出现,中国乡土文学又呈现出诗意、温情和理想主义的一面。莫言笔下对乡村的赞美与批判,应该说既具有传承性,又表现了当代作家开拓性的创造和历史的担当。”

  农业社会的解体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今后的中国乡土文学将会如何发展?张清华认为,莫言式波澜壮阔、充满诗意甚至神话意味的乡村叙事,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很多60后和70后作家作品中都能看到类似的经验叙述,另一方面,莫言的成功造成了后代作家的“焦虑”,也就是说年轻作者很可能会避开这种地标式的写作方式,绕道而行走自己的路。“从文学表现来说,全景式、总体性地对乡村社会进行描摹已经难以为继了,后代作家的描写也许会转变为更具象的、细节化的表达。”张清华表示。

  许钧:好的翻译是一场“历史的奇遇”

  《追忆似水年华》《名士风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翻译过诸多法语文学著作的翻译家许钧,将自己的人生之路与中国翻译事业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在他看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语言千差万别,而翻译家穿越其间,架起了彼此沟通的桥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这些年,许钧除翻译法国作家的作品外,还一直关注着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作品便越来越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目前已经被翻译成20多个语种。”许钧认为,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不可阻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通过中国文学认识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了解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脉搏,所以说,文学的作用是深刻而全面的,也是不朽的。”

  许钧将翻译家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比作成”历史的奇遇”,一位好的翻译家,要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优秀的作家。“如果说一位翻译家理解喜爱一部作品,他就会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并由此产生一种共鸣。而这种‘共鸣’恰恰是翻译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翻译家会把作品中深刻的、独特的精神内涵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莫言非常的幸运,因为他在英语世界遇到了葛浩文,在法语世界他遇到了杜特莱,在瑞典语世界他遇到了陈安娜,这些都可谓是历史的奇遇,这些一流的翻译家通过差异的语言,把莫言作品真正的灵魂和精神风貌再现了出来。 ”

  几十年的辛勤耕耘,让许钧得到了国内外文学界的充分肯定,在他的推动之下,20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经多次来到中国,与中国作家展开对话。“作为一名翻译家,最根本的目的是能够推动这种交流,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学习、文明借鉴,并在相互融合中促进彼此的发展。”许钧说。

  程永新:文学如水,在生活里慢慢渗透

  “好的文学作品,要给读者传达出那种离开地面一点的东西。”在《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余年,作家的艺术转换能力,始终体现在能够从表面的生存提炼出深刻的问题。“我印象很深的是,莫言作品中总有令人过目难忘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放大的艺术魅力。比如说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红萝卜”就是一个意象,是一个苦难时期里人对一些美好事物的向往。”程永新说。

  回忆起80年代初初见莫言的情形,程永新如今仍历历在目。“那时,莫言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我们去找他。他话很少,在交流中以‘李编辑’‘肖编辑’等称呼我们,让我们感到惊异,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才气,又非常内敛。”程永新说,莫言首次在《收获》上发表《球状闪电》就是这一时期,让他一举成名的《透明的红萝卜》也写成于这时,“我们看了他的作品后非常喜欢。之后不久他就进入了创作丰盛期,仅《收获》就发表过他几十篇作品,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在程永新看来,从八九十年代的“文学黄金时代”到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的今天,“年轻人的知识结构会有不同,但好的作家仍会以丰沛的创作、以对人性、世界的深刻认识取胜。”

  “随着社会转型,文学开始降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但它仿佛像水一样,滴落在生活里慢慢渗透。生活、人性、文化、伦理……什么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作为编辑,这其实是对我们的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程永新说。

  祖峰:依托文学,影视剧方能触动人心

  不论是《潜伏》中的特务头子李涯,还是《北平无战事》中的崔中石,南京籍演员祖峰扮演的“绿叶”形象总能深入人心。而在现实生活中,祖峰热爱文学和阅读,经常与身边的作家和编剧朋友一起讨论“诗和远方”,称得上是个标准的文艺男青年。“如果拍戏的话,每天要挤出一个多小时看书,如果没有拍戏,读书时间就更多了。”

  在热闹的娱乐圈,祖峰安静低调,闲时喜欢阅读、写字、篆刻……“练字抄书的过程其实就是读书的过程,而阅读对于演员塑造角色而言,是一种无形中的丰富。”祖峰一直认为,影视是离文学最近的艺术,所以演员在表演之余,需要格外增加对文学的亲近感,“中国影视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张艺谋、陈凯歌早期的作品都是改编自中国的优秀小说。”在祖峰看来,影视与文学的终极目的都是要触及人类的灵魂深处,“一些普通的偶像剧只能说是娱乐产品,只有依托于文学精品的影视剧才更具有抵达人们内心深处的力量。”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王慧

  

  【艺评】

  讲好中国故事的“李子柒启示”

  最近,李子柒火了!这个出生四川乡村的九零后姑娘,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内外。她的微博、抖音粉丝堪称巨量,在YouTube上的订阅量更有750万,与BBC、CNN相比毫不逊色。

  

  除了收获巨额流量,官媒对李子柒亦是一片盛赞。央视如此评价:“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就在最近,李子柒荣获《中国新闻周刊》颁发的“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项:“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叠重新具备美学意义,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盛誉中当然不乏质疑。有人质疑她的拍摄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乡村,还有人惊愕这个介绍中国文化的网红何以能上升到传播中国文化的高度。那么,李子柒凭什么获颁“年度文化传播人物”?

  围绕荣誉与争议,也许我们要先弄清楚,李子柒展示了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讲了怎样的中国故事?她运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获得了海内外的广大认同?

  视频中的李子柒,似乎无所不能。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她自己耕地种豆,砍竹做椅,荷塘采莲。显然,李子柒展示的并非中国农村生活本身。真实的乡村生活劳累而艰辛,不大可能穿着汉服劳作,用精美的陶器盛饭,远不及视频中的岁月静好。

  李子柒过滤掉了乡村生活的粗陋与不适,呈现出一种被美化的乡村生活,但这并不妨碍她的价值。当她在镜头下专注着翻土、播种、挖姜、切丝、熬酱,仿佛化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亲身体会着劳作的韵律,也品尝着食物的滋味。在最新的一期制作手工酱油的视频中,当她弯下腰一刀刀砍下黄豆、一棍棍碾碎、一筐筐筛捡,最终“哗”一声装满袋子的一瞬,观众们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烟火气息。我想,这一刻打动到了我们所有人。

  李子柒用自己的勤劳与纤巧,成功展示了传统农耕文明的诗意之美。这本来属于乡土中国的寻常生活场景,却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与很多人的生活渐行渐远。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吃着大棚蔬菜的人们,自然被李子柒视频中传递的四时植物自然生长、适时而食的欢愉所打动;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与视频所展示的田园牧歌式的慢生活,亦因反差而引发共情。

  展示非遗,是令李子柒走红的另一方面内容。在她的展示下,蜀绣、竹艺、活字印刷等巴蜀非遗进入了大众视野,重新受到关注甚至被活化利用,成为全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成功范式。

  李子柒能获得世界的认同,还在于她在视频中展现了一个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东方女性形象。她尊敬亲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她勤劳操持,做菜、酿酒、编篮、做衣服样样精通,曾为了拍摄做兰州拉面的过程,经历了二十多次失败,废掉的面团做成馕吃了半个月。李子柒展示的并非宏大叙事,只是记录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恰恰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李子柒在传播方式上有什么创新之处,那就是抓住了当前正火的短视频窗口。她的视频有点像默片,没有太多言语,亦没有旁白解说,更没有特效和花絮,在悠远的背景音乐衬托下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自然美好。她的视频拍摄周期往往跨度很长,比如拍生姜,从春夏之交下姜种开始,再到秋冬挖出窖藏,做红糖姜枣膏、姜桔酱和姜米茶……素材拍了三季,剪辑出来却只有10分钟。恰恰是这种“笨功夫”,让视频显得从容不迫、行云流水。

  其实,文化传播不仅是政府或是文化名人的事业,李子柒收获的掌声恰恰告诉我们,讲好每一个中国人勤勉努力的故事,传递富有人情味的中国形象,就是有效的文化传播,也是李子柒的价值所在。 杨铖

  

  【新潮】

  奔跑的2019

  文|周水欣

  2019年最后一场紫金山山地越野,在陡降的气温与细雨霏霏中落下帷幕。过后看照片,在山上奔跑的背景好似仙境,云雾缭绕,水汽纵横,能见度不足十米,跑时是湿滑阴冷,过后的回忆是仙境巡游。

  回想我的2019奔跑之路,也可以这样总结: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中签3月的成都双遗马拉松之前,苏州金鸡湖半程马拉松首先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去年的金鸡湖之行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今年去,算是为成都热个身吧!这样想着,我已整装待发。高铁迅疾将我带到古城苏州,依照惯例在诚品书店里闲逛一通,在月亮码头整理思绪,感受初春那种人人都在暗暗使劲儿的气氛。

  苏州金鸡湖半程马拉松举办了第五年,已是金标赛事。天气清冷,说是要下雨,好在天公作美,只是阴天。在奔跑的路上,我遇见70岁的聋人跑者,遇见由陪跑员牵着的视障跑者,还有奋力推动轮椅的跑者。很多人超过我,我也超过很多人。

  跑步是为了什么?每一位跑者都能说出一堆理由。参加跑团也好,独自一人也罢,奔跑在路上的每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双脚去完成,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支军队,这是跑步带来的踏实感。跑得快与慢,并不重要;跑得长久而坚定,才能看见和感受更多的风景与精彩。我总是一边跑着,一边思考着,鼓励自己,也鼓励其他跑者。虽然彼此素不相识,但在路上遇见,就是美妙的缘分。

  一周后,我参加了成都双遗熊猫马拉松。在这场奇妙的奔跑中,我收获了自己的PB(最好)成绩,虽然与很多大咖选手比起来是PW(最差)成绩。在美丽的春日,我们从文化遗产都江堰,奔跑到自然遗产青城山,路上还有两位大咖级跑友陪跑,我既兴奋又紧张。而一切的焦虑不安和身体由于紧张而产生的不适,都在枪声一响、起步开跑的瞬间烟消云散。只要跑起来,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别小看我们的身体,交给腿脚去丈量跑道吧!它会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前方美景奋力奔跑。

  沿途美景无数。黛青色的雪山,高大蓬勃的针叶密林,油菜花欢快相随,更有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场赛事堪称豪华,42.195公里的跑道,也让我跑得筋疲力竭。

  关于跑步,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是一件比群体联谊会更快乐的事情,这也是一件必须靠一己力量去独自完成的事情。一个人的奔跑,也使我有机会与自己的身心紧密接触,度过了42.195公里相守相伴相了解的时光。我因此更加了解我是谁,我该如何前行;身体也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告诉我可能会造成的伤痛,也展示潜力与突破。而掌握好自己的节奏,不盲目拼,不懈怠停,只管一路向前进,一定能收获抵达终点之际的释然与释怀。

  4月21日,幸运中签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整个赛事举办得完美大气,沿线风景十分优美,志愿者也很专业,体现了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魅力与形象。我好喜欢“在路上”的这种感觉。踏上跑道,跑得快是我很努力,跑得慢也是我够坚持,而一直在奔跑,才是我的态度和底牌。

  夏天,南京紫金山在召唤。一场“寻找萤火虫20公里越野夜赛”在7月28日晚间拉开战幕。夜晚的紫金山,展现出不一样的容貌。树木的味道,迷蒙的水汽,小动物随处出没,我还在岩石下看到一个新挖好的小窝,不知属于什么动物。山路崎岖,小有险峻。萤火虫出没的地段需要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和安静——然后,你会看到点点荧光。这些小屁股上熠熠闪光的神奇小虫,悄悄在紫金山上为我们跳起舞来。于是,所有那些攀升途中喘不上气儿来的难过,那些手脚并用、腿肚子直抖的过程,都在登顶的刹那,在看到整个城市璀璨夜晚的一刻被抛诸脑后。在这美丽的人世间,渺小的我啊,也是独特的风景。

  10月20日,我参加了南京城墙马拉松,一路闻着桂花香,奔跑在历经六百年仍旧坚实的古城墙上,脚下是流淌千年的古秦淮河。内心赞叹一声:好个奇迹般的大好河山!不知该如何更爱我的金陵。

  11月,一年一度的南京马拉松是我必跑的家门口赛事。通过每一年的奔跑,我都能感受到古城风貌愈加美好,感受到古都的风骨与进阶。12月1日,我参加了高原马拉松——上合昆明马拉松全程。这场海拔2000米的马拉松,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体验。在后半程跑得几乎坚持不住的时候,我结识了一位完成过上百公里越野的潇洒女子,由她一路鼓励与陪伴到达终点。当日昆明骄阳烈日照耀,在周遭寂寂无人的全马跑道上,留下了我俩边跑边谈的心路轨迹。跑道上结下的友谊不同凡响,我们已经相约,下一场在江苏一起越野。

  有时我想,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什么?是不是学会了从容地走向岁月静好?那么,我心中的岁月静好,就是永远有敢于冲出舒适区的勇气与力量。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后面的路还长。我不但想跑得快,更要跑得久、跑得远。2020年,加油。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