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超过2000亿的国内医用耗材市场正走入前所未有的“强监管”。为解决医用耗材市场价格虚高的现象,南京今年在先后三次进行耗材品种带量采购谈判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探索地区医院采购联盟与生产厂家直接谈判,一次性促使200多个品种平均降价25%。
9月26日,在南京市医保局的邀请公告发出两天后,南京、淮安两地的医院采购联盟代表正式应邀与第一家生产供应企业谈判。
一边是两地7位负责耗材采购的医院院长或临床主任医师代表,一边是一家跨国医用耗材生产公司大中华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谈判产品涉及该公司在南京、淮安两地定点医疗机构销售的除此前带量谈判采购的其他各个品种。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医疗设备、医疗系统和试剂的世界知名耗材生产商,该公司在南京地区销售的产品包括静脉留置针、导管冲洗器等250多个品种。仅去年南京、淮安两地医疗机构采购总金额就达到3亿元。
下午3:30,谈判正式开始。按照规则,如果谈判成功,南京、淮安两地自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实际采购该公司的产品总量,将作为下一年度周期联盟定点医院指导性预采购量。
谈判的焦点集中在降幅上。公司谈判代表首先抛出一个28.3%的数字,允诺 若保证市场份额,200多个品种可以总体降价28.3%。经验丰富的医院采购代表马上发现漏洞:“如果把市场采购量很少的产品降价80%,大部分在用产品却不降价,是不是也可以达到28.%?应该涉及到每个产品的降幅!”
“我们承诺大部分降的是常用产品。”
“必须明确品种。”
“我们是国际知名企业,与一些小企业相比,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有保证,比如护理中常用的……”
“那这个品种你们计划降多少?”
企业代表一时语塞。顿了顿说,“因为涉及200多个品种,我们没有测算具体哪一个品种”。
另一位企业代表马上接话。“我建议竞标应以降幅计算,而不是具体价格。因为每个产品因为生产成本科技含量不同,价格基数不一样。如10块钱的耗材降到7块钱,已经很低了。而我们的产品如果是20元降到10元,降了一半可单价还是比他们高,如果还用对方的产品并不公平。”
“我是医生,这个我有发言权,临床上有的产品价格很便宜,但也很好用,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价格越高越好。”
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谁也不肯让步。到了下午4:25,谈判陷入僵局。谈判组织方南京市医保局建议谈判双方各自商讨再作决定。
企业代表经过多次向上级申请价格、被否决、再向美国总部申请价格后,直到晚上8点,终于获得总部让步,同意将公司在南京淮安两地销售的200多个产品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整体下降25%。
“谈判前我们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目前国内耗材市场存在很大的降价空间,谈判挤掉的只是流通环节的部分水分。”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组团与在医院有一定使用量的知名耗材业进行谈判,是一种新方式、新探索,因为谈判现场没有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能不能谈拢此前也不确定。医用耗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仅南京地区招标的五大类医用耗材目录就有1.3万多条,南京此前先后进行3次涉及耗材品种的谈判,今后还将举行多场招标谈判,一些企业一次次报名,一次次参与谈判,耗时耗力。直接与企业进行多品种谈判,企业降价后获得采购量后,可以按照既定销售量合理安排生产,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实现从带金销售到带量销售到转变,从过去更多关注营销,转到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自觉切断对医院、医生的污染源,也使政府有更多精力开展更多厂家和品种的谈判。
记者了解到,自从南京市公开发出邀请后,已经有多家品牌公司公开表达了开展谈判的意愿。今后,南京耗材联盟采购谈判将尝试品种谈判、厂家谈判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挤压医用耗材虚高价格水分。
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