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18日,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促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十条激励措施”。
记者了解到,泰州优化“培训+竞赛+创新”体系,以“十条激励措施”促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即依托各级职工夜校(网校),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劳动技能竞赛,将技能提升作为刚性岗位需求;推进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职工赋能成长的内在潜能。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曹卫东说,“十条激励措施”条条都是干货,含金量很高。该市将聚焦产业发力,坚持“外引”与“内培”并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让好政策真正发挥好效应。
据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马雅斐介绍,制定“十条激励措施”的根本宗旨是要强化“培训、竞赛、创新”三位一体,健全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体系。重点围绕“1+5+1”产业体系特点,优选一批紧缺工种、基础工种、新兴产业工种组织开展全市技能状元大赛、一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全员培训,对优秀职工夜校(网校)给予5万元培训补贴,可提取其中5%到10%用于补助非公企业活动组织者;鼓励职工参与学历提升培训,全市每年遴选1500名产业工人参加各级职工夜校(网校)组织的大专、本科阶段学历培训,对取得毕业证书的职工每人补助学费1000元。
“十条激励措施”鼓励开展技能竞赛,对参赛职工达50人、参赛非公企业达5家以上的,给予竞赛主办单位工会1万元补助。推行技能竞赛项目化补助,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职业(技工)院校等承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根据项目内容、参赛人数等给予承办单位工会技能竞赛补助。对参加省级以上一类技能竞赛的非公企业以及国有制造业企业职工,给予必要的食宿、交通、误工、通讯等补助。同时还提高了各类竞赛奖项的含金量,对获得市级状元赛一等奖的选手,给予2万元奖励,授予“市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享受市劳模待遇。对在省技能状元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授予相关荣誉并晋升相应等级职业资格。对获评的市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总工会、人社局分别给予3万元一次性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共建、共享也是泰州市的特色。该市将深化产教融合,推广新型学徒制,促进企业与职业(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互聘任职任教。组建“高技能人才师资库”“技能大师共享服务团”,推进“英才联盟”建设,组织企业参加职工职业技能“定制培训”。对经认定的“师资库”和“服务团”成员,每年提供三次及以上培训服务的,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人才津贴。引导、扶持园区、企业和职业(技工)院校共建共享一批高水平技能培训基地,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对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强、培训效果佳的示范性技能培训基地,给予一次性平台建设补助5万元。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卢佳乐 通讯员 黄德全